“家門口的路終于打通了,今后出行再也不需要繞道。”5月24日,隨著運南西路(京杭運河清江浦區段堤頂道路D段)的正式通車,昔日雜草叢生的“斷頭路”如今變身為平坦寬闊的瀝青道路,為周邊居民出行帶來新便利,附近居民紛紛點贊。
據悉,運南西路全長約613米,是市區重要濱水交通走廊,兼具防汛搶險與文化旅游功能。因多方原因,該路段建設停滯長達11年,此前兩側雜草叢生、建筑垃圾堆積、土方雜亂,不僅破壞運河沿岸景觀,更對居民出行安全和區域發展造成阻礙。
“以前這條路別提多難走了!路面坑坑洼洼,電動車通行都困難,出行存在安全隱患。”家住浦南花園小區居民張志才回憶,曾經糟糕的路況給周邊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今年以來,區委區政府多次調研協調,最終將運南西路改造列為年度重點民生工程,明確道路紅線范圍、權屬關系及部門職責分工,為工程加速實施奠定基礎。
(改造前)
“受區交通運輸局委托,5月21日正式受領施工任務后,我們迅速組建專項工作組,制定‘晝夜雙班倒’施工預案,調配20余名技術骨干及10臺重型機械投入施工。”南浦新城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思雨介紹,22日清晨6時,施工隊伍完成全路段封閉后,同步開展兩側土方平整與瀝青鋪設作業。經過連續16小時高強度施工,當晚22時完成瀝青攤鋪及標線劃定,主體工程較原計劃提前12小時竣工。
在運南西路通園路交叉口,記者看到新建的雙向兩車道上,施工人員正忙著沿路移栽行道樹。“為提升路段環境品質,我們同步推進生態修復工程,對兩側裸露土地進行綠化補植,打造‘四季常綠’的運河景觀廊道。”陸思雨表示,預計月底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務,后續將持續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修復。
打通城市“斷頭路”,不僅是暢通“民心路”,更提升了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功能服務。區交通運輸局局長陶文洪表示,隨著運南西路的全線貫通,將實現與里運河文化長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有機串聯,增加并擴大城市大運河文化的展示空間,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繪就大運河“百里畫廊”清江浦的最美片段。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