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社區居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收獲健康生活,近日,閘口街道南園社區組織開展“傳承中醫智慧 體驗傳統工藝”文明實踐活動,中醫養生講座的娓娓道來、艾草錘制作的巧手匠心、非遺漆扇手作的古韻流轉,讓居民在動手體驗中感受傳統智慧,共度清爽有意義的夏日時光。
中醫講座:夏日養生有“妙招”
活動伊始,社區特邀的中醫醫師以“夏季祛濕養生”為主題開講。醫師結合夏季高溫多雨、濕氣較重的特點,從飲食調理、作息規律、穴位按摩等方面,為居民們講解簡單實用的養生知識。“夏天不宜貪涼,空調溫度別太低,綠豆湯、冬瓜湯都是祛濕好食材……”醫師的講解通俗易懂,還現場示范了合谷、足三里等養生穴位的按摩方法,居民們聽得認真,不時舉手提問,互動氛圍熱烈。
“以前總覺得夏天沒胃口是小事,聽了講座才知道可能是濕氣重,醫師教的方法太實用了!”居民李阿姨邊記邊說。
艾草錘制作:巧手自制“養生神器”
志愿者將曬干的艾草、柔軟的棉布、彩色棉線等材料分發給居民,“大家先將艾草整理成緊實的小束,用棉布包裹成錘頭形狀,再用棉線十字交叉捆扎固定,最后系上裝飾繩結。艾草能散寒祛濕,夏天用它輕輕捶打肩頸、腰腹,既能緩解酸痛,又能驅蚊呢!”志愿者的講解讓大家對這味“草藥”充滿好奇。
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小心翼翼地擺弄著艾草,雖然動作略顯笨拙,卻格外認真;空氣中彌漫著艾草的清香,“這是我和孫女一起做的,回去掛在門上,既能用又有意義!”居民王阿姨和孫女舉著親手制作的艾草錘,臉上滿是成就感。
非遺漆扇手作:指尖繪出夏日詩意
“漆扇工藝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每一道髹漆、每一筆描繪,都藏著古人的巧思?!敝驹刚呃蠋熣{和顏料示范起平涂、暈染、點彩等基礎技法:“礦物顏料要加少量清水調開,涂色時順著一個方向刷,才能均勻顯色;想畫漸變效果,就趁顏料未干時疊加淺色,慢慢暈開……”簡單易懂的講解,讓居民們打消了“手笨畫不好”的顧慮,躍躍欲試。
小朋友們用粉色、藍色、綠色等明亮的色彩滴入水中輕柔地轉動扇柄一幅靈動鮮艷的扇子制作完成,有的扇面綻放著夏日荷塘的生機,有的定格了山間明月的靜謐,有的則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每一把扇子都獨一無二,承載著創作者的巧思與情感。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居民在夏日時光里親近傳統、收獲成長,更讓社區充滿了文化的溫度與生活的詩意,增強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感知與認同。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