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區統計局
(2023年3月31日)
2022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以喜迎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堅決擔起“勇挑大梁”政治責任、扛起“跨越趕超”使命擔當,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高品質現代化中心城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一、綜 合
2022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2.7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79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76.32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511.66億元,增長2.7%。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1:25.1:72.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9927元
(人口數按區平均常住人口核算),按當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7830美元(1美元兌6.7261元人民幣)。
2022年在清江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的年末全部內資非私營企業2892戶,注冊資本2873.60億元;私營企業22604戶,注冊資本2212.38億元;個體工商戶93833戶,注冊資本92.52億元。
二、農林牧漁業
2022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64億元,增長6.8%,其中農業總產值18.20億元,下降0.3% ;林業總產值0.25億元,增長7.3%;畜牧業總產值4.14億元,增長54.3%;漁業總產值1.71億元,下降0.9%;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2.34億元,增長14.7%。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9.33萬畝,增長0.1%;糧食單產491.56公斤,增長0.7%;糧食總產量為9.50萬噸,增長0.8%。蔬菜播種面積10.18萬畝,增長1.9%;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37.16萬噸,增長4.0%。
年末林木覆蓋率達到25.0%。全年肉類總產量1.17萬噸,增長37.9%;生豬出欄11.28萬頭,年末存欄量5.13萬頭;家禽出欄156.30萬只,年末存欄量110.97萬只。全年禽蛋總產量1.28萬噸。全年水產品總產量0.49萬噸,水產養殖面積0.50萬畝,淡水養殖產量0.41萬噸。
全區農機總動力20.46萬千瓦,拖拉機擁有量達到5555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421臺,小型拖拉機5134臺;年末谷物聯合收割機515臺,插秧機保有量達374臺。全年機耕28.35萬畝、機播25.14萬畝、機收23.03萬畝,實施機插秧7.25萬畝,實施機械化秸稈還田11.63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22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9.99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私營企業產值占比達到72.6%;實現營業收入167.96億元,增長12.2%;實現利潤13.86億元,下降29.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9%。從行業類別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成為我區體量最大的行業,醫藥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制品業等行業產值也占據較大比重。
2022年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68戶,建筑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8%;簽訂合同額同比增長11.3%,從事建筑業活動的平均人數同去年基本持平,實現建筑業增加值61.03億元,可比價增幅8.5%。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1%,分類型看,項目投資同比增長53.6%、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5.9%。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5.2%,建安工程投資同比增長34.9%,民間投資、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占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74.4%、15.8%。2022年新入庫10億元以上項目9個,其中計劃總投資186億元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段成功落地實施,為我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添磚加瓦。
2022年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195.4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0%;實現商品房銷售額177.17億元,同比下降32.2%。
五、國內貿易、對外經濟、服務業發展
2022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9.01億元,比上年下降0.4%。批零住餐四個行業中,批發業銷售額371.49億元,增長6.8%;零售業銷售額440.93億元,增長3.4%;住宿業營業額9.09億元,下降0.4%;餐飲業營業額57.87億元,增長2.4%。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銷售中,糧油、食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日用品類等基本生活消費類商品銷售額分別增長16.2%、-5.1%、-8.4%;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汽車類等升級類消費類商品銷售額分別增長2.7%、-5.0%、-11.5%。
2022年注冊外資實際到賬6006.9萬美元,比上年下降64.2%。新設外資項目11個,其中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6個,實際到賬臺資513.25萬美元。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42.75億元,比上年增長16.5%。
2022年清江浦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11.66億元,同比增長2.7%,占GDP比重72.8%。市場活力不斷增強,全年新注冊服務業企業3931戶,同比增長8.9%;新增規上貿易、服務業企業109戶,數量位居全市前列。華信Mall、夢樂城、融創廣場等商業綜合體陸續開業,引入品牌首店超50家,中海高端商業綜合體、華潤萬象城啟動建設,金融中心入駐企業超230家,獲評全省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示范創建區。
六、財 政
2022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90億元,比上年下降7.4%,其中稅收收入23.83億元,下降19.2%,非稅收入10.07億元,增長41.4%。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4.48億元,比上年下降7.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71億元,下降27.7%。
七、科學技術和人才
2022年在縣區高質量跨越發展科技工作目標考核中,我區研發投入6.39億元,高企通過率63.0%,是近幾年通過率較高的一年。向上爭取科技項目資金725.58萬元。組織27家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獲批17家,目前全區共有50家高企??萍夹椭行∑髽I培育入庫138家。成功獲批3名省科技副總。引進外國高端人才和專業人才51人。
全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11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984人,中級以上職稱253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09人。
八、文化、衛生、教育和體育
清江浦區成功入選2021年度江蘇省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工作激勵支持地方名單,創成省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御碼頭入選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御碼頭運河文化旅游中心、清江浦景區創成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御碼頭運河文化中心列入省文旅廳重大文旅項目;淮印時光文創園創成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全年新增“三上”文化企業20家,向上爭取各類資金近1000萬元;建成賽珍珠聲音博物館,新建4個24小時翔宇書房,總數達29個;成功培育省級優秀群文團隊3個,創成省級最美文化空間3個,依托基層文化陣地相繼舉辦百場演出進社區、周末大舞臺、送戲下鄉等惠民活動3400場次;創立“文物會說話 掃碼聽故事”文化品牌,創作并推出《百枚印章雕刻百里畫廊》《百米長卷畫說百里畫廊》《井娃的傳說》等非遺作品;成功舉辦“非遺線下購物節”、“水韻江蘇·這里夜最美”現場發布會和“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三大省市重大品牌活動。
2022年末,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272個。其中:醫院2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49個。區屬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分別為區衛生計生監督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婦幼保健所。醫院中,公立醫院7個,民營醫院16個。醫院按等級分:三級醫院6個,二級醫院5個,一級醫院12個。醫院按床位數分:100張床位以下醫院14個,100~199張床位醫院2個,200~499張床位醫院1個,500~799張床位醫院3個,800張床位及以上醫院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門診部5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5個,鄉鎮衛生院4個,診所、衛生所及醫務室112個,村衛生室38個。
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含6個市直醫院)床位5941張,每千人口床位數10.42張,其中:醫院5271張(占89.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670張(占11.0%)。全區醫院中,公立醫院床位占89.0%,民營醫院床位占11.0%。
全區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13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3.04人(不含轄區內市直醫院)。
全區孕產婦死亡率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68‰,嬰兒死亡率1.79‰,出生缺陷發生率為27.11‰(含市直醫院),累計為1183名準備懷孕和懷孕3個月內的婦女免費增補葉酸,任務完成率107.5%,全年產前篩查3293人,產前篩查率99.0%。
2022年全區范圍內(含市直學校)共有中小學及幼兒園113所,其中幼兒園62所、小學21所、初級中學1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高級中學6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園)學生數115086人,其中學前幼兒18906人、小學學生54786人、初中學生24858人、高中學生16336人、特殊教育200人;專任教師8428人,其中學前1443人、小學3432人、初中2099人、高中1401人、特殊教育53人。
清江浦區運動隊參加省二十屆運動會共獲6金、12銀、14銅。創成2所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所市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特色學校。全年舉辦科學健身大講堂20場、體育項目培訓33場、群眾性體育活動166場,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建成清河橋體育公園和延安路高架東、里運河東等四條共15公里健身步道,更新安裝70套健身路徑。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4.2平方米,當年新增統計面積超過80萬平方米。
九、環境保護
2022年全區PM2.5濃度34.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9%;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80.8%,比上年降低1.1個百分點;水環境質量穩定達標,各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水體標準,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比例100%;2022年期末危廢庫存量112.02噸。
十、人口、社會保障和人民生活
2022年全區戶籍總人口為59.43萬人,其中男性29.31萬人,占總人數的49.3%,女性30.12萬人,占總人數的50.7%,總人口性別比97.31(以女性為100)。全年出生人口3534人(公安數),出生率為5.95‰;死亡人口4083人(公安數),死亡率為6.87‰。
年末常住人口58.97萬人,比上年增加0.7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54.0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91.7%。常住人口出生率5.80‰,死亡率6.14‰。
2022年全區參加企業養老保險8.48萬人,參加居民養老保險3.7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6.75萬人。全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235元,企業職工退休人員月平均工資2236元。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3.42萬人,其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91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3.51萬人。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為88.3% 、70.7%,大病保險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60%以上。
全區城鄉低保兜底保障有力,年末共有城鄉低保2122戶3928人,累計發放城鄉低保資金2811.89萬元。全年救助臨時困難家庭391戶,累計發放臨時救助金203.58萬元。加強養老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2年底,全區共有養老機構17家,機構養老床位1354張,其中護理型床位994張。
2022年實現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88元,比上年增長4.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12元,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1元,增長6.8%。實現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7691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417元,增長4.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1340元,增長6.9%。
注:1.公報中部分指標數據為快報數,最終數據以《清江浦統計年鑒-2022》公布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別說明外,均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