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清江浦區司法局創新打造“愛騎之家·調援驛站”服務平臺,通過陣地前移、資源下沉、精準供給,為外賣騎手等新業態領域勞動者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一是構建線上線下“三層”服務體系。建立全域覆蓋的線下陣地,深入排查新業態勞動者聚集分布情況、矛盾高發地域,在全區主要商圈、大型社區、物流園區等場所,因地制宜建立“淮海商圈調援驛站”“長西社區調援驛站”等11個“愛騎之家·調援驛站”,為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群體提供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高頻法律服務。建立橫向聯動的組織網絡,區司法局作為“愛騎之家·調援驛站”的具體落實單位,內部整合了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普法宣傳等服務資源,外部打通了人社、法院工作銜接,還同總工會、社工部等部門加強溝通協作、資源共享,形成多層級、多維度的組織網絡,為“驛站”工作提供組織保障。建立云端互聯的線上平臺,11個驛站均建立“愛騎之家·調援驛站”騎手微信群,覆蓋在線騎手約800余人,提供在線咨詢、矛盾申請、法律援助等多項功能,定期宣傳“什么是人民調解”“驛站服務卡”“驛站點位分布網絡圖”等服務內容和法律法規常識,方便騎手“想得到、用得著”,累計解答各類線上法律咨詢200余件次。
二是提供全方位“三新”服務內容。潤“新”普法,定制每月27日“愛騎日”主題普法活動,集中宣傳交通安全、勞動權益、職業轉型等騎手關切問題;與騎手站長、小組長及活躍騎手建立重點對接,發展其成為“法律明白人”志愿者,開展內部日常普法;利用騎手微信群、驛站互動屏幕等定期推送普法知識、維權案例,打造“碎片化學法”場景。安“新”維權,組織法律顧問輪班進駐11個“驛站”,提供“騎手咨詢—律師答疑—跟蹤解決”全流程法律咨詢服務;開展法律援助資質預審,對可以介入法律援助的矛盾糾紛和法律咨詢,直報區法援中心,及時指派相關領域經驗豐富的律師跟蹤提供維權服務。暖“新”幫扶,協調工會部門為驛站配備微波爐、飲水機、快充插座等設備,方便騎手隨時取用;協調人社部門為騎手落實學歷補貼政策,搭建學歷提升與職業發展綠色通道;聯合心理咨詢工作室為騎手提供心理疏導服務,疏導矛盾對抗情緒、緩解職業壓力。截至目前,11個驛站累計開展法治專題講座36場,發放宣傳手冊和服務卡片2300余份,各類優惠政策實實在在惠及騎手300余人,為10余名騎手提供心理輔導服務。
三是整合政社企“三方”服務力量。政府主導,區司法局聯合屬地街道,細化11個“愛騎之家·調援驛站”矛盾糾紛受理、分級調處及法律援助銜接等流程,分別明確專人負責相互對接服務組織工作,聯動開展新業態勞動者法律服務需求的主動排查、信息上報、前端處置等工作,特別是對矛盾糾紛“快受理、快調解、快辦結”,確保簡易糾紛24小時內響應、72小時內解決。社會參與,聯合區人民調解協會、區律調江淮調解服務中心、普法聯誼社等社會組織,組織123名人民調解員、普法志愿者等社會力量結對11個驛站,常態化參與對新業態勞動者的法律服務,累計參與調解矛盾糾紛32件、舉辦各類法律咨詢活動12場、覆蓋新業態勞動者1200余人次。企業共治,組織律師進入外賣平臺、快遞物流等新業態企業開展公益法律輔導,與近百名企業管理人員現場面對面交流,重點對企業勞動用工、安全生產、內部管理等與勞動者密切相關的領域進行法治體檢,從源頭上推動企業自覺維護新業態勞動者合法權益,累計幫助35家企業修訂勞動用工合同24份、健全內部管理制度16個、排除勞動用工法律風險點54個。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