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江浦區水渡口街道,老董有很多稱謂:孩子們口中的“董校長”,困難老兵和志愿者們口中的“老班長”,辦事群眾口中能管事的“老董”。他就是水渡口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董曉清。
紅心不褪,紅色傳承走心
一次從軍,終生信仰,這是董曉清的真實寫照。
“脫下軍裝,卻褪不下我熾熱的情懷,從軍營到地方,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初心和使命。我希望能夠繼續發揮光和熱,照亮更多人。”于1989年退役的董曉清,繼續發揮退役軍人優良作風,充分發揮自身文藝特長,以紅色故事為載體,以紅色宣傳為抓手,致力于紅色基因的汲取和傳承。他利用社區道德講堂等學習陣地,編寫各類紅色教材,宣傳和學習軍營道德楷模先進事跡;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普及講座60余場次;創作《軍營學藝》《刺殺操》《打靶歸來》等軍旅文化作品,2020年原創作品《抗疫必勝》被清江浦區檔案館收藏,2023年創作的《中國道路》分別獲得區理論創傳大賽一等獎、市三等獎;舉辦“好男兒就是要當兵”“好男兒到軍營去建功立業”主題文藝演出進社區活動;自費購買電影放映設施,組建老兵公益電影展播志愿服務隊,創作擁軍、征兵短視頻,舉辦“戎耀夏日.紅色觀影”公益電影展播進社區活動達50余場次,受眾率達12000余人次,激發社會各界愛黨、愛國、愛軍熱情。
董曉清是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更是社區青少年的青春“引路人”、敬老院老人的“貼心人”。多年來,他利用每一個節假日、紀念日,深入各個社區開展“繽紛冬日”“七彩夏日”“黨史學習教育”“紅色傳統教育”“紅色經典圖書領讀薦讀”等系列主題等活動,成立“戎耀江淮藝術團”“戎耀江淮少年軍校”為青少年免費培訓,還自掏腰包購買圖書捐贈給社區青少年,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除此之外,他還堅持定期到周邊各縣區敬老院,為老人們送上精彩的文藝演出,并耐心地為他們讀書讀報。每逢節日或換季時,董曉清還自費購買禮物送給老人們。“我就是想讓老人們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他由衷地說。
初心不改,真誠服務貼心
每天早上7點半,清江浦區白鷺湖小學旁的十字路口,都會出現董曉清的身影。他風雨無阻地趕在孩子們上學前來到崗位,提前就位做好準備工作,守護學生“成長之路”。
“2023年元旦,我來到白鷺湖小學舉辦青少年春晚。當時,我發現了白鷺湖小學周邊道路車流和人流都非常大,對孩子們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就和學校主動聯系,佩戴“戎耀護學.老兵志愿”袖章,在學校旁邊的路口維護交通秩序,守護孩子們安全。”盡管忙碌,但董曉清從未感覺到辛苦,他說,聽到孩子們喊他“董叔叔”“董老師”“董站長”,一切疲憊仿佛都消散了。
要去公益吉他班上課、要給孩子們公益護學、要到敬老院做公益……“能管事”的董曉清不僅全力做好本職工作,還有顆多才多藝、樂于助人的心。2015年4月,他利用自己的特長,創辦了琴暖人間青少年民謠吉他純公益培訓班,堅持“零收費、零門檻、零基礎”的培訓原則,放棄無數個節假日,為300多位青少年插上音樂夢想的翅膀,同時讓不少社區居民圓了吉他夢。自2015年以來,董曉清還每年堅持拿出1萬余元用于公益活動。
軍裝在身,他苦練本領保家衛國;戎裝褪去,他不忘初心無私奉獻。董曉清的努力收獲了群眾的肯定,他的辦公室墻上掛滿了群眾和學校送來的30多面錦旗,也收獲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董曉清創立的戎耀江淮?軍歌嘹亮志愿服務隊先后榮獲省、市優秀志愿服務隊,2022年入選“第七屆江蘇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展示項目,2023年入選“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全國退役軍人關愛青少年志愿服務項目。董曉清先后榮獲江蘇省優秀志愿者、新時代淮安好人、感動淮安十大社區人物、淮安市最美擁軍人物提名及慈善先進個人等稱號。
兵心不變,情系老兵暖心
作為一名脫下軍裝的老兵,董曉清用始終不變的擁軍初心、飽含深厚的擁軍情誼,想軍人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持續為退役軍人送溫暖、獻愛心。
“我自己就是退役軍人,為退役軍人服務是我應盡的職責也是不變的使命。空閑的時候,我經常去看望退役軍人,問問他們有什么困難,有什么需要幫解決的,每一次見到他們,我都覺得像親人一樣。”每年七一、八一、國慶的時候,董曉清都會給老兵“量身定制”送上軍旅題材的公益演出,他自己編排節目,還會換上軍裝登臺表演;每逢春節前夕,走訪困難老兵,自己掏錢,為困難老兵送上不少于500元的慰問紅包。
多年來,董曉清及其團隊前往駐地部隊開展雙擁慰問演出活動50余場次,他與駐區戰士一道做青團、包粽子、拉家常,將駐地群眾的關愛帶給戰士,分享自己刻苦訓練踴躍參加軍事大比武的從軍經歷,鼓舞戰士們熱愛第二故鄉、安心服役,并舉辦“人民就是江山---紅嫂篇”、抗美援朝戰斗英雄——李玉山英雄事跡展覽、宣講等活動,深化軍地魚水情誼,讓“軍地一家親、軍民魚水情”深深厚植人們心中。
如今的老董就要到退休年齡了,每當人們說他傻:沒事找事干,既貼時間,又貼錢,圖個啥?他總會笑著說:“我當兵時流行的小詩——吃虧不要緊,只要主義真;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正是這首小詩里的自我奉獻精神讓董曉清在離開部隊后,幾十年如一日活躍在公益活動、志愿服務一線。他說:“雖然我馬上就要退休了,但我會繼續發揮我的特長,為大家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