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黨員,秦守臻是市離退休干部宣講團成員,也是浦樓街道紅色黨史宣傳隊的隊長,“要講好黨史一定要多學習,平時我會從網上收集黨史學習教育的很多理論文章和資料,認真研讀地方黨史,調查、走訪、學習清江浦歷史文化,查閱大量檔案和原始資料,經過深入思考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樣才能把黨史講到點子上,讓黨員群眾聽得懂。”
對于如何提升宣講的感染力、親和力,從而把故事講得更生動,秦守臻有自己的獨門“秘籍”。每一次開展黨史宣講前,他都會對宣講內容反復打磨,深挖感人細節,同時積極發揮自身特長,以朗誦和演唱革命烈士詩歌等形式宣講。為了使效果更逼真,他自掏腰包買來道具進行情景式表演,宣講氛圍更加活潑、形象更加生動,受到眾多聽眾的稱贊。去年,區委黨史辦向“秦守臻工作室”授予“紅色輕騎兵”示范工作室的匾牌,鼓勵他再接再厲,充分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在社區黨委支持下,秦守臻免費開設了簡譜、五線譜、古詩賞讀、漢語拼音、經絡養生、詩詞格律等學習班課程,每一期學習班開課,都能吸引眾多居民報名,在他的課堂上,學習氣氛濃郁、活躍,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今年69歲的徐鳳英是《漢語拼音》班的班長,她告訴記者,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沒有讀多少書是一直是自己的遺憾,聽到秦老師開設免費學習班,她第一個報名參加,一學就是四年。“疫情的時候,為了不中斷學習班的教學進度,秦老自學電腦知識,通過在線視頻繼續教學工作。學得吃力想放棄的時候,秦老師也會及時鼓勵我,這不,我堅持學下來了,不僅學了拼音,古詩詞也學了不少呢。”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雖是免費學習班,精益求精的秦老在備課上從不馬虎。為了讓毫無基礎的老學員們短時間掌握基礎知識,秦守臻跑遍圖書市場。他發現很多教材都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缺乏實用性,于是嘗試自己為老年人“量身打造”教材。從第一本簡譜教材到后來的古詩賞讀,秦老已經自編了十八本教材。
章健是班級里學習時間比較久的學員。“你看我們現在的古詩詞賞析班教材,老秦都已經編寫到第8本了。”章健說,秦老師的課風趣幽默,讓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以前從沒想過自己會去背誦古詩詞,現在《蜀道難》《春江花月夜》《長恨歌》這樣的長篇古詩詞都能熟練背誦了。
秦守臻從小喜愛朗誦和文藝表演,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演出活動,1970年底入伍擔任連部文書時,每周教全連戰友唱一首歌。退休后,秦守臻經常組織喜歡朗誦的老人一起參與朗誦。2016年,他發起創辦了“淮安市朗誦之友俱樂部”,先后花費了4000多元用于購置設備、開展讀書朗誦活動、聘請老師上課、舉辦朗誦會等,俱樂部成員數量一度超過250人。2017年起,他先后多次協助大慶社區籌辦文藝匯演,作為社區代表之一參加區“第一屆社區工作者文化節”大賽并榮獲二等獎,還策劃舉辦了大慶社區國慶、中秋聯歡會等文藝活動。去年大慶社區開展的“迎七一”主題文藝匯演,秦守臻、蔣躍云對唱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獲得觀眾一致好評。
歲月易老,初心如磐。這么辛苦的付出究竟圖啥?秦守臻笑呵呵地說,幫助別人,幸福自己,只要還能走得動,他就會一直把文化課講下去,把黨的歷史、紅色故事講給大家聽,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