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
一、住房保障方式及保障對象
(一)公租房租賃補貼
1.城市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2.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3.各類人才;
4.外來務工人員;
5.新就業人員。
(二)公租房實物配租
1.城市低保住房困難家庭;
2.有下列情形的城市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的無房家庭:
(1)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中有七十周歲以上老年人;
(2)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中有重度殘疾人員(殘疾證一級、二級)或重大疾病(慢性腎衰竭或尿毒癥、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重型肝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冠狀 動脈旁路手術、顱內腫瘤開顱摘除手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主動脈手術、阿爾茲海默、帕金森)患者。
(三)共有產權房
1.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2.各類人才;
3.新就業人員;
4.外來務工人員;
5.淮安市戶籍農民。
二、收入線劃分標準
(一)低收入線標準: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831元。
(二)中等偏下收入線標準: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3296元。
三、申請住房保障家庭資產控制標準及認定條件
(一)低收入家庭人均金融資產不超過10萬元;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人均金融資產不超過15萬元。家庭金融資產是指全部家庭成員名下的有價證券、投資(含股份)、存款(含現金和借出款)等總和。
(二)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名下的機動、電動車輛不高于15萬元(以申請時有效機動車車輛保單的機動車損失保險為準)。
(三)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名下無非居住類房屋。
(四)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名下無企業工商注冊信息、
非企業股東,免增值稅的個體工商戶除外。
四、住房保障對象認定標準及條件
(一)城市低保家庭
1.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助;
2.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6平方米;
3.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具有本地兩年(含兩年)以上城市居民戶口。
(二)城市低收入家庭
1.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831元;
2.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6平方米;
3.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具有本地兩年(含兩年)以上城市居民戶口;
4.符合家庭資產控制標準及認定條件。
(三)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
1.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3296元;
2.申請人與共同申請人在市區范圍內無私有房產可申請公租房租賃補貼;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6平方米可申請共有產權房;
3.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具有本地兩年(含兩年)以上城市居民戶口;
4.符合家庭資產控制標準及認定條件。
(四)各類人才
1.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經人社部門認定的人才;
2.已與市區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3.參加市區城鎮職工基本社會保險;
4.申請人及配偶在市區范圍內無私有房產。
(五)新就業人員
1.中專及以上學歷;且自畢業的次月起計算,畢業不滿8年;
2.已與市區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3.參加市區城鎮職工基本社會保險;
4.申請人及配偶在市區范圍內無私有房產。
(六)外來務工人員
1.持有本市區居住證;
2.已與市區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3.在市區連續繳納城鎮職工基本社會保險2年以上;
4.申請人及配偶人均月收入不高于3296元;
5.申請人及配偶在市區范圍內無私有房產;
6.符合中等偏下家庭資產控制標準及認定條件。
(七)淮安市戶籍的農民
1.具有淮安市戶籍;
2.申請人與共同申請人在市區范圍內無私有房產。
五、申請受理部門
(一)申請公租房租賃補貼
1.城市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由戶主戶口所在的街道辦事處受理。
2.外來務工人員由所租住住房所在的街道辦事處受理。
3.各類人才及新就業人員由市住房保障中心受理。
(二)申請公租房實物配租
城市低保住房困難家庭;有特殊情形的城市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的無房家庭由戶主戶口所在的街道辦事處受理。
(三)申請共有產權房
1.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由戶主戶口所在的街道辦事處受理。
2.外來務工人員由所租住住房所在的街道辦事處受理。
3.各類人才、新就業人員、淮安市戶籍農民由市住房保障中心受理。